主页 > 文言文

崆峒 - 谭嗣同古诗全篇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

更新: 2025-05-03 15:55:25   人气:5845
在浩瀚的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谭嗣同先生的一首《崆峒》以其深邃的历史内涵和壮志豪情独树一帜。这首诗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更寓含了其不屈的人生信念以及救国图强的伟大理想。

原诗句开篇即以“崆峒”为引,“崆峒西极过昆仑”,描绘出一幅西北边陲雄浑苍茫的画面。“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河流水绕青山。”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站在巍峨高山之巅眺望四方的广阔视野:奔腾的大江环绕着青翠山脉,呈现出大自然无比宏伟而又和谐共生的情景,同时也暗喻了国家疆域辽阔、江山永固的美好愿景。

紧接着,"我欲往从羽人巢"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超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由无羁生活的向往;而“仙侣何年别瑶池,人间万事如浮萍”。这里通过神话传说中的仙境意象及世事变迁如同水面漂泊不定的浮萍这一比喻,透露出他对现实社会动荡不安、人事沧桑无法自主命运的一种深深忧虑与无奈。

然而,在面对这种困境时,谭嗣同心怀天下,矢志革新:“回首叫虞舜,紫芝红药皆春色。”他希冀唤醒民众效法古代贤君明主,让华夏大地重焕生机活力,并坚信只要努力奋斗,就能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此乃全诗最为激昂慷慨之处,充分体现了晚清维新派人士坚韧执着的精神风貌。

总的来说,《崆峒》一首由谭嗣同仁士所作的抒发家国情思之作,借咏史言今,寄寓深远,既有对自然风光的热情赞美,又饱含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它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知识分子心忧天下的高尚情怀及其致力于改革变局的决心勇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激发我们不断向前迈进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