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文言文

文言文中“发”字的意义与经典句子翻译

更新: 2025-04-26 15:20:09   人气:9224
在古代汉语中,“发”一字,内涵丰富且多变。其意义不仅限于现代语境中的“出发、发射”,更蕴含了生长、启发、发现等诸多深远含义,在浩瀚的古典文献和诗词歌赋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首先,《说文解字》对"发"有详尽解释:“發也者,从弓㠯声。”原初之意指射箭时拉开弦的动作,引申为启动、发动之义,如《左传·宣公十一年》所载:"楚子乘驲会师于临品,晨压晋军而陈焉……鼓噪以作气而后进,三军之士皆无不用命矣,遂败诸麋谷。此处'鼓噪以作气’便是‘发起攻击’的意思”。

其次,"发"又有生出、显现或产生某种状态的变化之意。例如,《诗经·小雅·蓼莪》中有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榖,我独何害!" 此处"飘风发发",意即狂风吹起的样子,生动描绘出了自然景象的发生变化过程。“发”的此一释义亦常用于描述事物萌芽成长的过程,诸如草木破土而出曰发生,思想观念崭露头角谓发掘等。

再则,“发抒情感”、“发表言论”则是该词另一种重要用法。古人常用“发言吐论”来表达阐述见解的行为,比如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其名篇《前出师表》中所述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这里的“开张圣听”就是鼓励后主刘禅广泛听取意见并积极发表决策观点的一种表述方式。

此外,“发誓立约”也是“发”字常见应用场景之一。古人在庄重场合下通过发出誓言表明决心意志或者订立法度规则,彰显诚信守信的精神风貌,如同《史记·五宗世家》记载:周勃质朴厚重,高祖认为他可以托付大事,曾感慨道:'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 后果真不负厚望,在吕雉专权结束后力挽狂澜,安定国家,这即是所谓“发奋图强,担当大任。”

综上可见,“发”这一汉字在中国传统语言文化里具有极其丰富的寓意及运用场景,它穿越千年的历史时空,见证了华夏文明的发展变迁,并以其独特魅力传承至今,不断启迪人们对于生活哲理和社会伦理的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