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文言文

良在文言文中多种含义及例句解析

更新: 2025-04-21 01:45:37   人气:5071
“良”字,在中国古典文学——文言文中,承载了丰富的内涵和多元的语境应用。它既可作为形容词表达优良、优秀之意,又可用作副词表述程度之深或时间之持久,并且还具备名词的身份属性,寓意良好之人或者事物。

首先,“良”用以描绘人与物的美好品质时,其意涵深厚而赞誉满满。例如,《论衡·量知》中记载:“才性兼善者谓之‘贤’,智能周普无不知晓者谓之‘圣',德行纯一清白而不污者谓之‘良士’。”这里的"良士"即指品行端正纯洁的人,是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高度赞扬。“良弓”,则是对制作精巧性能优越的弓矢的一种赞美称谓(《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古者天子命有司观射于泽宫,于是乎修诸侯之班旅,而赐之虎贲氏玄镠之牡马焉,曰:『君舍罪,毋废前功;服此戎事,无忘先王!』遂阅军实,蒐乘阙乃反。大夫孟僖子赋《采菽》,卒章云:「儒有席上之珍,赵姬郑女,犹不能淫其心;麋豕不若粱肉,况彼君子?干旄旌旗,未尝获戾於御也;弧弓弛弦,聊为鄙夫驱禽而已矣。惟其所好兮,虽狂奔逸轨不舍旃;及其所恶兮,毫末轻尘亦捐弃焉。是以山木自寇也,膏火自我煎也,桂栋兰橑所以摧折,非风霜雨雪之故也。」孔子闻是诵也,告诸弟子曰:『诗之所至,礼亦可知矣。妇人能以色制国者,鲜哉罕哉!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尔。今Bow and arrow in hand yet only used for hunting, such is the noble man's self-restraint; it signifies that even when equipped with power or ability, one should exercise restraint and use them appropriately." 这里的“良弓”就象征着高尚人士应有的美德—即使拥有力量也不滥用。

其次,“良久”、“良宵”等词汇则展现了“良”的时间概念意义,通常用来表示一段时间较长或是特定时段的质量较高。比如唐杜甫诗句中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游不劳吉日良。”其中的“吉日良辰”就是典型代表,强调的是一个美好而又适宜出行的时间段落。

再者,“良民”这一说法,则凸显出“良”在社会身份评价上的运用,特指的是那些遵纪守法,安分守己的良好公民。如同汉代扬雄在其著作《方言》中有载:“秦晋之间,凡谨悫皆谓之良民”。此处将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视为评判个体是否为“良民”的标准。

综上述可见,“良”一字在中国古代文言文献之中涵盖了诸多丰富层面的意义,无论是描述人的内在品格还是外在行为表现,乃至衡量时空环境以及社会角色定位等诸多方面均有深远的应用价值,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凝练而深厚的美学特质及人文精神内核所在。